行業資訊
數碼印刷20年
來源:科印傳媒《數碼印刷》 作者:張麗 日期:2015-9-8
數碼印刷最適合的作業是大量的短版作業。有人說不會大舉投資靜電式數碼印刷設備,因為噴墨數碼印刷設備成熟得比預期快。
如果從班尼·蘭達在1993年推出Indigo E-Print 1000算起,數碼印刷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,我們應該慶幸目睹了這20年的發展,無論從技術、設備,還是市場、應用的角度,都可以看到數碼印刷把印刷帶進革命性的新領域。
管理公司Unisource與印刷專業網站WhatTheyThink.com,最近聯合對靜電碳粉式 (Electrostatic Toner-based) 數碼印刷機用戶開展問卷調查,有417家企業參加,336家回答了全部問題。參加調查的企業中,使用高生產力靜電數碼印刷機最多,占了7成多;其次為多色膠印機,將近7成;寬幅噴墨印刷機,也超過5成。其余像輪轉膠印機、單色膠印機、高速噴墨印刷機等,占2~4成不等,這份調查報告看起來有一定的代表性。
從使用設備情況上看,HP Indigo(45%)最多,其次為施樂iGen(36%),柯達NexPress與佳能imagePRESS相同(19%),佳能奧西ColorStream(4%),賽康(5%)。有趣的是,使用其他設備竟高達69%,可見市場的分歧。
數碼印刷的營收占總營收的比率以占10%以下的居多,占總企業的29%;占總營收11%~25%的企業有24%;占總營收26%~50%的企業有18%。占總營收超過半數的企業都在個位數,占總營收100%的企業僅有2%。
數碼印刷從第一天起,大家就看到一個優勢,就是可以在每頁印刷不同內容,發揮可變數據印刷的功能。20年來,發展的不如當初預期,將近4成企業的可變數據印刷作業占總作業的10%以下,有2成企業的可變數據印刷作業占總作業的11%~25%。不過可喜的是,有26%~75%之間的可變數據印刷作業,每一階層都有1成上下的企業,而完全不用可變印刷功能的企業只有9%。
至于為什么要使用數碼印刷,將近半數的企業回應是有大量的短版作業,將近3成的企業說為了實現個人化、對象化、版本化的功能。另外有12%的企業說他們只有數碼印刷機,別無選擇,10%的企業說為了價格便宜。
與傳統膠印比較,超過半數的企業認為數碼印刷幾乎與膠印一樣,但認為比膠印好一點、好很多的企業,僅有10%,認為比膠印差一點、差很多的企業,則占了30%。
企業在使用數碼印刷的經驗上,認為仍有多項挑戰:耗材太貴,定價不容易,印刷品質的一致性不好,色彩的穩定性不高,設備停用時間太長,顧客會送來不符規格的資料,生產力提升緩慢,新設備的財務成本太高,數碼印刷服務的推銷較難,承印紙張受限太多,需要不斷優化作業流程,印后裝訂設備的尋找與安裝等。看起來這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。
調查報告的結論說,企業對數碼印刷設備一般還算滿意,但大多數人仍認為靜電數碼印刷品質不如傳統膠印。企業最不滿意,或說最需要花力氣去處理的,就是色彩,像色彩梯度、滿版和專色的穩定性,以及PMS(Pantone)的調配,或印制商標的指定色,都被企業多次提出。當然隨之而來的,就是對設備廠商的支持和服務不滿。
除了上述的不滿之外,也有建設性的意見。有的企業說數碼印刷可幫助淘汰傳統膠印設備,并認為數碼印刷的品質超過傳統膠印。另有企業說高印量的高成本,使得數碼印刷無法替換傳統設備,如果數碼印刷廠商能做到高印量有優惠,則會換掉四色膠印機。數碼印刷最適合的作業是大量的短版作業。有人說不會大舉投資靜電式數碼印刷設備,因為噴墨數碼印刷設備成熟得比預期快。
這也正是我們所期待的,希望不久看到對噴墨印刷做同樣的調查研究,甚至與靜電式數碼印刷做一對一的比較,也許更能促進數碼印刷的發展。
(本內容摘至網絡,如有侵權,請通知管理員刪除)